最近,一款在广州取景实拍,名为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的真人互动影游走红出圈。 据悉,该游戏原名《捞女游戏》,上线后因为各种争议而改名,但同时游戏销量也不断攀升,以29元价格多日成为冲上Steam全球热销榜榜首。更惊人的是,上线仅5天,初步估计销售额已超1300W。
最近,一款在广州取景实拍,名为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的真人互动影游走红出圈。 据悉,该游戏原名《捞女游戏》,上线后因为各种争议而改名,但同时游戏销量也不断攀升,以29元价格多日成为冲上Steam全球热销榜榜首。更惊人的是,上线仅5天,初步估计销售额已超1300W。
为啥一群上有老下有小、可能连游戏机都落灰的中年汉子,为何愿意为这款游戏掏钱、熬夜?因为它为中年汉子提供了一种情绪的宣泄的平台。 游戏里的情节真实还原了之前的胖猫跳江事件、两年转账70万、爆肝代练供养女友等社会热点。玩家可以亲手揭露那些以爱为名的骗局,给他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快感。
这背后的原因是一场消费观念的转变,男性群体消费能力不如狗的日子已经过去了。从《黑神话:悟空》到这款游戏的爆红,它们之间逻辑是完全相同的。男性的消费理念正在经历一场从为她买单到自我消费的的改变。 他们开始把钱花在能给自己带来真实快乐的地方,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情感反诈游戏。
说到底游戏的火爆,不过是现实的一面镜子。一面粗糙却无比真实的镜子。
它照亮的是当代情感关系里那个深不见底的信任危机。当爱情和房子、天价彩礼深度捆绑,当亲密变成一场高风险的金融博弈,游戏不过是将这现实,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演给你看。
争议是必然的。有人怒斥它加剧性别对立。但另一种声音同样响亮:当手撕渣男是女性觉醒,为何智斗捞女就成了十恶不赦?
这个问题,或许没有答案。
游戏的热度终会过去。但它留下了一个更沉重的问题,让我们无法回避。
真正的悲哀不是出了一个《捞女游戏》,而是我们的现实,真的需要这样一款游戏。